八路军在战场上抓的日本俘虏,也送到后方进行思想改造,有些人真就被改造过来了,成了后来日本国内反战的核心骨干,也是日共的重要力量。
在学术界和文艺界,这种人当时其实挺多的,比如史学界,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的日本也挺流行,很重视以中国为参照,来反思日本为什么会走向军国主义。
比如国内现在很多人都知道,日本和韩国没有经历过中国这样彻底的社会革命,当时日本和韩国国内左翼一度对中国是很羡慕的。
但日本这个传统在六七十年代集中爆发了一次之后,左翼传统在日本就开始逐渐衰落。
单从小泉纯一郎时期开始,之后左翼传统在日本政坛就逐步衰落了,鸠山由纪夫算是最后一点,再之后连安倍晋三都算是比较中间派的,因为再生侠就是麻生太郎、石破茂这种极了。
日本社会的整体性向右转,差不多和80年代的里根—撒切尔新自由主义同时,到2010年前后就基本上完成了,再往后就是右和更右的区别,已经没有什么左翼了。
学术界其实倒是还有些人在坚持原先的左翼传统,和我们这些的交流也挺多的,国内也翻译了不少他们的著作,但在日本国内主流社会的影响力已经很微弱了。
中国GDP超过日本,对日本的社会心态也有挺大的影响,之后加上问题,中日关系就很难再缓和了。
中日关系这个问题,日本左翼传统消失的问题,其实和我们这边八十年代以来的很多变化都是有关系的。
回头去看一下的话,可以发现随着中美关系在70年代的时候解冻,日本和中国的关系也迅速升温,并且日本先于美国与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。
在八九十年代,日本对中国有大量的援助项目,一直延续到2010年前后才结束。
但随着中国在新世纪的强势崛起,日本的处境也逐渐变了,发现自己越来越面临着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问题,以前的回旋余地已经不复存在了。
这对日本来说,其实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无路可退的选择题,实际上是单选题,只能选美国,没法选中国。
也是在全球化狂飙的过程中,大家可以看到,不仅是日本和韩国,还有港台,对我们的态度都逐渐变了,从之前的同情和积极帮助,变成了逐渐不满,后面就变成了敌视和仇恨。
日韩港台的八零后之前的人可能还经历过对大陆友好的时期,而从90后开始,他们接受的宣传就是他们的工作岗位被我们抢走了,怨恨就越来越大了。
我们今天常说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三十年,但从日本的角度看,失去的这三十年就是被我们偷走的三十年。
2010年前后,日韩对中日韩自贸区其实态度还是很积极的,但在之后随着日韩的电子产品、汽车等产业在中国市场逐渐溃败,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也逐渐不如以前那么大了,自贸区也就对他们没什么吸引力了。
所以我们后来看到的日本提出的TPTPP,就已经是完全把中国排除在外的另一个体系了,而且是不愿意让中国加入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Copyright © 2012-2018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